2007年公共工程預算編列排序原則
【A】 工程專案審議層次:
工程專案開發思想 市府先期規劃會議
工程專案開發策略 (1) 設計策略(2) 施工策略(3) 營運策略(4) 管理策略(5) 使用策略 市府先期規劃會議
工程專案規劃設計 工務單位主管
工程專案執行控制 工務單位主管
工程專案檢討與改進 市府先期規劃會議
【B】 審議原則:
以「工程專案效益分析」作為審議原則,分析重點有二:
(1) 事後評估或事先預期該工程專案產出的效益是否符合該公共工程政策的需要?
(2) 事後評估或事先預期該工程專案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是否合理?
【C】工程計畫類別及預算編列優先順序
計畫類別 事後評估或事先預期該工程效益 預算編列優先順序 預算編列原則
符合政策需要性 投入與產出關係合理性
延續性計畫 事後證實該工程急迫需要 事後證實關係合理 第1順位 優先編列,早日完工
延續性計畫 事後證實該工程急迫需要 事後證實關係不合理 第2順位 檢討刪減預算,但要求早日完工
延續性計畫 事後證實該工程並非急迫需要 第5順位 在1-4順位預算編列後,再酌情編列
延續性計畫 事後證實該工程規劃有誤 暫停編列 檢討改正前,先暫停編列。
新興計畫 預估該工程急迫需要 預估投入與產出關係合理 第3順位 列第3順位,早日開工
新興計畫 預估該工程並非急迫需要 第6順位 在1-5順位預算編列後,再酌情編列
經常性計畫 有強烈的特殊施政需要 第4順位 在能滿足特殊施政需要的情形下,儘可能減縮預算
經常性計畫 並非強烈的特殊施政需要 第7順位 在1-6順位預算編列後,再酌情編列
【D】如何快速有效排定預算編列順序及編列適合的預算?
(1) 先將50個專案排定序號,然後簡化該50個專案清單如附件1
(2) 再將附件1以計畫類別排序成附件2
(3) 各委員若同意上述【B】工程計畫類別及預算編列優先順序,再依該表建議的預算編列優先順序,利用已分類完成的附件2來排定預算編列順位
(4) 預算編列順位排定後,再依上述預算編列原則來編列適合的預算。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